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纵横> 正文

80年变迁史 见证景宁县人民医院的华丽蝶变

2020-08-14 17:33来源:


随着搬迁仪式的隆重举行,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挥手告别了相伴30年的老院区,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

一家医院,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新老院区的搬迁之路,更是医院往昔岁月的见证。

1940年,景宁卫生院(医院前身)在隆隆的抗战炮火声中诞生。

1956年,景宁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更名为景宁县人民医院。此后,景宁县人民医院数次更名。

1984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医院更名为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并沿用至今。(后文简称县人民医院)

1953年,景宁县人民政府调拨百岁门木屋四合院为景宁县卫生院院舍,面积1062平方米。

1990年10月,县人民医院门诊楼、住院楼建成启用。

位于鹤溪河畔的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老院区。

凭着两把无钩镊子“起家”,看病依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这门诊老三件的景医人以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下,一路披荆斩棘,发展壮大。

1990年,县人民医院搬迁至鹤溪中路1号,占地16638平方米,拥有医疗用房20000多平方米,是景宁县最大的医疗、急救、科研、宣教中心,承担着全县百姓的医疗、预防、保健、急救、康复等任务。

201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深化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的要求,县人民医院有幸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结成帮扶,并挂牌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民族分院。

“双下沉、两提升”的春风,为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的发展吹开了勃勃生机。浙大一院指定业务能力强、管理理念先进干部担任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主要管理人员,并选派心内科、肾内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外科、肛肠外科、肿瘤外科、神经外科、疼痛科、骨科、妇科、病理科、营养科、超声科、放射科、护理部等科室的专家进驻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担任相应科室的业务主任,手把手传帮带,对其管理、科研、技术、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和扶持。

20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纷纷开展,一大批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的年轻医生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主力。

随着“胸痛中心”“浙南甲状腺诊治中心”“浙南乳腺诊治中心”“卒中中心”等中心的建立,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的诊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如今的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质量安全观、发展模式和服务理念正逐步与浙大一院融合,成了景宁百姓家门口的“浙大一院”,越来越多有高质量需求的患者愿意留在本地就医,县域内就诊率高达91.29%,还吸引了很多外地患者前来就诊,不仅有丽水境内的,甚至有温州、福建的患者也慕名来求医。2018年,省长袁家军在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考察时,直言浙大一院是“真帮扶、实帮扶”。

心怀敕木山的风骨,鹤溪河的情怀,畲族的忠勇,县人民医院从初创到今天,走过了一条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奋进之路。医院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景医人的智慧、努力和勇气。

2015年,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新院区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时任省委书记夏宝龙(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时任省长李强(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省长袁家军等各级领导亲临医院指导工作并亲切关怀。

经过几代景医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县人民医院亮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2011年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了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双下沉、两提升”年度考核工作连续多年蝉联全省前十;2019年,更是以全国首批、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佳绩上榜全国300家县级示范医院;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平安医院”“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各项省市级荣誉三十余项。

80载日日夜夜、无数风雨。如今,这座浙南山区的县级医院迎来了蝶变新生。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新院区的建成投用,是县人民医院发展史上绚烂夺目的一笔,也是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景宁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新院区。

县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新院区的投入使用,必将更进一步激发医院创新活力,积极依托浙大一院的管理优势、制度优势、技术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医院特色和专业优势,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精湛的医术、昂扬的斗志,在服务全县人民的重任上越做越好。



标签:

责任编辑:杜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