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纵横> 正文

党政正职谈政绩观 | 何伟东:管档守史勤为民 躬亲力行践初心

2023-11-22 11:33来源: 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组书记、馆长 何伟东

政绩观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发展意识与责任担当,决定着领导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态度、方向和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政绩观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重大问题,为各级领导干部立身处世、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政主职,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如何走好为民初心路,是我们应常思考的问题。

坚持“自己也是百姓”的定位。清代流传下来一副有名的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深刻内涵在于,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民生所需就是档案工作之所向。一份不起眼的民生档案,却是维护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原始凭证,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权益。近年来,我们不断丰富和挖掘馆藏民生档案资源,建立民生档案共享机制,推出“查档小哥”,让数字化水平再提升一点,可查范围再扩大一些。牢固树立“换位思考”的理念,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加快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信息平台、设施设备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线下窗口、浙里办等服务渠道作用,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做到真心真情一以贯之,用优质服务温暖办事群众。当我们真正把群众怀揣在心间,走进群众,深入群众,就一定能实现党和群众鱼水相依,水乳交融。

树立“走远还有掌声”的追求。中国有句古话: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领导干部在位时,有人心存顾虑,有人出于私心企图,给出的评价往往掺杂水分、可信度不高。当领导干部失去了权力的光环和官帽的威慑时还能听到周围的掌声,那才是最真实、最可信的“掌声”。档案工作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它的生命力取决于其为中心工作、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022年,新档案馆完成搬迁,这意味着有大量的工作要实现从无到有的蜕变、从有到优的升级完善。努力带领全体档案史志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以“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不断激活、释放出符合时代需求、人民期待的档案史志价值,将其转化成助推发展的共同财富,更好发挥档案史志“存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全力推动全县档案史志事业再上新台阶,让档案史志工作“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时,群众和历史一定不会吝啬自己的喝彩与掌声。

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习近平同志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关键在于落实》文章中,以右玉县十八任县委书记坚持一张蓝图、一个目标,一任接一任艰苦奋斗60多年,用心血和汗水最终创造了“沙海变绿洲”的事迹,阐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这一理念,意味着胸中要有大局,眼中要有大我,不因付出索回报,不为闻达而钻营。档案史志工作不同于经济部门,是一项“回头看”的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人们把档案工作者称为兰台人,意指档案事业如深谷幽兰一般,虽偏隅一方,但散发暗香。这需要我们俯下身子、摒弃“功利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境界投入到档案工作、修史编志中,坚持“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求实求真态度,用心记录历史,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为决策者们提供治国理政的参考,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积极为景宁走好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贡献档案史志力量。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领导干部只有从思想观念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把权力、政绩和事业回归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来,真抓实干、人民至上,以实际行动践行正确政绩观,才能真正做到“干事加干净、干净且干事、干事能成事”。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