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首页资讯> 正文

喜看乡村共富路‖高演村:桃源佳境 耕读古村

2023-06-07 20:46来源: 记者:吴卫萍 见习记者:林典 通讯员:曹仕康

梧桐乡高演村,一经提起,似乎就环绕着一股书香、一份传奇。这个深藏于景宁大山深处的古村落,有着“十人九贡生”“风水三桥”“提鞭教子”的历史故事,更有黄精种植、茶园农场、耕读体验中心的致富新生活……

古韵悠悠的文化古村

高演又名高远,因山高路远而得名。另有说高演村物产富庶,农闲季节就会在山坡上搭台,请戏班唱戏,故名高演。但高演村,确确实实是深藏于高山之中的,从景宁县城出发,经景庆公路至金兰村,左拐进入乡村道路,经“山路十八弯”后到达公路尽头的山间盆地,高演村就坐落于此。

从高处俯瞰,整个村庄四面环山,中间平坦,好像一朵在群山之间绽放的莲花。村中流水自南向北,柳杉、松树等参天古木包围着水口,村中环顾,江浅清见石,山环高入天。飞凤山、神仙舰、高演际等景观点缀村间,回龙楼桥、环胜楼桥、清风楼桥三座廊桥横架村中。多重自然景观交相呼应,构成一副绝美的山水画。来此游玩的古人曾留下“该村村容优美,屋舍俨然,颇有高山桃源之胜”的评价。

村子的故事,自然也离不开这高山秀水。相传高演村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不过真正建村却源于明代永乐年间。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仅8岁的任纪(高演任姓一世祖)因父亲亡故,随母回高演村谋生。说来也巧,任纪常常为舅舅家放牛。因上湖盆地地气温暖,每逢放牛的时候,牛儿总喜欢在此停留。“此地乃福泽兴旺之地!”路过的风水先生时常感叹。深信不疑的任纪便开田掘水,落户于此。至今有600余年,已繁衍至22代。

据《高演任氏宗谱》记载,自高演任氏开基到修谱的1930年,高演村有科名者174人,其中进士8人,贡生29人。这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族聚居的传统村落,自古名士众多。在民间,至今还流传“仁山育贵子,九人十贡生”的故事。话说在任氏家族书风鼎盛时期,有十个人同年赴温州府参加科考,其中一人生病没考,于是就叫挑行李的书僮参加考试。书僮因平时耳濡目染,结果也考上贡生。“九生十贡”让高演村名声大振。

现如今,来到高演村村委办公楼,门口小广场上,还有一排十个古装塑像,是任姓有名望的列祖,后排还有桅杆旗整齐排列,无声诉说着高演村先祖们耕读的历史故事。

在村中行走,巷弄干净整洁,鹅卵石铺就的路面,经岁月打磨泛着柔和的光。村中房屋为传统民居格局,均为土木结构。经村民介绍,村中有传统建筑67处,其中保留较好的明清历史建筑有5处。

在村中心位置,有一“店廊”,两旁设有美人靠,旧时是族中长者评议和训导子弟的场所,有“店廊评议”一说。现在店廊仍然是村民传播信息和茶余饭后休息的场地。店廊旁一座宽敞的四合院,是古时的“马仙行宫”,2017年按原貌修缮。前庭后院结构,有门楼、戏台、天井、供殿、厢屋等。房屋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最让村民引以为傲的,是“风水三桥”。清乾隆年间,任氏第七代的任敬成,依风水先生所言,在村庄水口处造了三座木结构廊桥,分别为环胜桥、迴龙桥、清风桥意,以水口三关积蓄风水,形成“三桥环胜”景观。如今,环胜桥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迴龙桥、清风桥也在原址上进行修缮。2014年,高演村被列入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入选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产业兴富的幸福乡村

山川茂林,成就了高演先人的耕读传奇,孕育了高演人奋斗不息的精神气质。

进入70年代,面对村民人均山林面积有18亩,人均耕地面积却仅有8分的现实,高演村(大队)决定发动全村开发山场,兴办以发展木本药材生产为主的村办林场。厚朴、杜仲等木本中药材生长周期很长,从投入到开始砍伐出产一般要20年。

高演村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20多年间,建成了厚朴、杜仲基地8800亩。1992年开始,厚朴陆续分批砍伐出产,成为当时村民、村集体经济的“绿色银行”。近年来,厚朴基地由于市场需求不旺、价格过低等因素,失于管理,只在村中保留少数。

黄精是高演村目前的主要产业,村民任周富和任林梅夫妇,多年前辞去县城的工作,回村承包了村里和村民的山地,注册成立景宁瞳囡家庭农场,目前发展黄精基地100多亩,还在大地乡与人合资种植了200多亩黄精,并在大均乡成立“黄精加工厂”,事业越做越大。

“只要敢想敢干,没有什么不可能。”任林梅种植黄精不说,还开起了“紫气东来”农家乐。“我们有好几套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民宿,还为游客提供自家种的菜。”任林梅说道。

在任林梅夫妇的带动下,周边也有部分村民也开始种植黄精。黄精具有药用、使用、观赏、美容等作用,同时还能补脾,润肺生津。近年来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亩地能种黄精苗400余斤,3年亩产量就能达到3000余斤。按市场价15元1斤计算,除去每亩8000元成本,三年后每亩收益可达4万余元。”高演村党支部书记任林君对黄精种植的前景十分看好。

近年来,高演村还通过光伏产业、购买厂房出租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目前,高演村村集体收入每年达15万元。得益于村中产业的发展,高演村还新修了进士古道、休憩平台等,并于2021年开工建设耕读体验中心。“耕读体验中心将在今年6、7月份完工,将进一步促进高演村耕读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任林君介绍。

耕读传承的崇学乡村

高演村的人才辈出,离不开历代推崇的耕读精神。在村里环胜桥书塾里挂着那根刻有《无情诗》的教鞭:“此根无情竹,打你书不熟。若为儿心痛,莫送此来读。” 诠释了“诗礼传家、书香继世”的任氏家风。

家族里采取各种方式勉励读书人。在每年春秋两季祠祀时,耕读两途待遇不同,耕者要40岁以上才有资格参加,而读书人不论年幼年长,只要是庠生都可以参加。在坐位安排上,考取功名者有专门的席位。同时,家族还规定以“氏族集体所有制”的形式占有山林。500多年间,数量众多的祠山祠田、庙山庙田、会山会田和公众山田,支撑了家族的兴旺,为族中子弟延师读书和一些公祭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耕读传家的精神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高演人发奋图强走出大山,为官者有之,学者有之,商者有之。据记载,高演子弟咸秀而能文,为景宁历史罕见。每逢朔望,父兄召集子弟命题试验,评定甲乙。郡县应试,多得列名榜首,其教育之良,已可概见。其中任氏第十一世任公赐进士出身,先后任户部员外郎、山东道察院江南副主考、湖北学政;第十二世公制涵公、应熊公均为进士出身;第十四世公宗蔚公任浙闽盐道,众敬称盐税官太公;第十五世公宝琳公军功六品。

据记载,近代以来,高演村有黄埔军校毕业生两人;恢复高考制度后,高演村有不少人考上大中专,如任力伟在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赴美读博士,现在美国硅谷工作,还有许多人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成为部门的骨干人才。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高演村的耕读精神一年年传承下去。”今年已是87岁的高演村人任启年,是县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2012年6月,任启年牵头发起梧桐籍“外出乡贤常回家看看”活动,筹建“梧桐乡崇学向善奖励基金会”,他自己亲任理事长。并组织理事会成员向梧桐籍同仁、社会爱心人士发出倡议、募集资金,将募集到的钱用于基金会的奖励。自基金会成立以来,得到同乡的积极响应,已累计募集到善款120余万元,其中任启年一家带头捐款18.1万元。基金会在每个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开学前颁发“崇学”奖,累计发放528人次;在每年举行的该乡文化节上颁发“向善”奖,为9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孝老爱亲的文明村民颁发奖金,弘扬孝道文化,累计发放363人次。

桃源佳境、耕读古村,时光悠悠里的高演村是幸福乡村的样板。来到高演村,必将收获“桃花源”般豁然开朗的人生意境,而新的故事和传奇,也正徐徐铺开……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