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首页资讯> 正文

小溪流歌,我是扎根畲乡的服务生—访全国“群文之星”作曲家潘力峰侧记

2023-09-07 14:53来源:

推开“浙江潘力峰畲族音乐创作导师工作室”的大门,淡淡的木香伴着三两清风氤氲而来。一张写字桌、一架钢琴、一面书柜、一个小茶桌,简单而不失格调。一杯畲茶,旋即打开了他的音乐记忆。

潘力峰畲族音乐创作导师工作室标志

潘力峰音乐之路的流淌、澎湃和奔赴恰似他的艺名“盘小溪”所蕴含的那样。“我就是景宁人,生在畲乡长在畲乡。盘是畲族四大姓之一,与我的姓氏谐音,小溪是我的故乡外舍村前河流名,是瓯江流经畲乡景宁的支流,我用盘小溪之名是提醒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而今,潺潺小溪孕育的乡土里,培育出了全国“群文之星”。

潘力峰个人照 调查组拍摄

涓涓细流 梦想发芽

“我的祖父经常坐在溪畔拉二胡,他是村里二胡拉得最好的。”小溪边的二胡声音记忆流动的是对早逝祖父的怀念,也让潘力峰对音乐的热爱在血脉中匍匐流淌。小时候,看着身边的发小吹笛拉琴,潘力峰羡慕极了,而这也催生着他根植心中的音乐梦。1982年,潘力峰就读初中中专,学校文体活动丰富、艺术氛围浓厚,潘力峰的音乐梦开始萌芽。尽管彼时他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却在谱曲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和才智。1984年春节,他与家中弟弟合作,为初中同学的聚会奉献了一首兄弟俩的原创歌曲“春意浓浓,残雪消融……”,嘹亮的歌声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这首歌也标志着他踏出了音乐创作的第一步。

潘力峰个人照 受访者供图

自1985年秋,潘力峰历任县农机管理站站长、农业综合服务公司经理、良种场场长等多个职务,他却将业余生活的全都献给了音乐。每月81元的微薄薪资,几乎全部用来订阅了《歌曲》《词刊》《人民音乐》等杂志,或者是购买音乐磁带,报名音乐函授班。“生活么,吃饱、穿暧,没有其他要求,周末回老家拎一些父母种的粮食、蔬菜来吃,花不了几个钱。”他说,“1989年我都是借钱结的婚,一般人家结婚后都略有结余,而我结完婚还欠账4000多元。”

四年半的努力换来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吉林分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分会、长春音乐家协会、天津音乐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音乐函授班的八本结业证书,而他也学会了基本乐理知识、歌词创作、歌曲写作、复调写作等专业音乐理论知识,为他今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激流勇进 一路高歌

潘力峰早期的音乐创作是以自己接触比较多的流行歌曲为主。1987年,他获得了人生第一个音乐奖项——丽水地区群众艺术馆举办的全区业余歌曲创作比赛的创作奖。这星星之火燎起了潘力峰心中对于音乐艺术更坚定的向往与追求。如今他经常打趣道:“丽水地区群众艺术馆的公章盖出了一个丽水市群众艺术馆的馆长。”从此,一个音乐业余文艺骨干转变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翻开他音乐生涯中崭新的一页。1989年 1 月,他创作的两首流行歌曲《失去的爱能否回来》和《不落的主题》,首次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意味着他正式通过音乐语言为他的音乐创作之路开启了新征程。

然而,1992 年至 1997 年期间,潘力峰的音乐创作步入停滞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歌。”仿佛进入了沉睡,无法被唤醒。直到 1997 年,恩师珊卡老师的一句话“力峰,最近怎么一直看不到你的作品呢?你不写歌太可惜了!”重新唤醒了他创作的激情,《瓯江的黄昏》(陈江风词,潘力峰曲)诞生,这首歌后面又过数次修改和完善,耗时11年最终定名为《畲水秋歌》,先后获得浙江省音乐新作大赛金奖、长三角原创歌曲大赛大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新红歌征歌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畲水秋歌》演出照,拍摄于2008年

潘力峰的畲歌创作深受陈江风、刘程远、邱彦余等丽水音乐前辈作品的影响,尤其是四幕歌舞风情剧《畲山风》。“2003年6月至2005年11月,在担任英川镇委书记的时候,我的业余生活全部都是《畲山风》,每晚看一遍《畲山风》的录像要80分钟,每周4-5天从未变过,它不仅使我感受到畲族歌舞的民族文化魅力,还使我意识到特色鲜明是优秀艺术作品的品质,畲族民歌是创作音乐精品的源泉。”

珊卡老师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合照

“群众思想工作的方法就是要用当地的文化去做,要用千年的文化诉说现在的事。”早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他便决心要创作畲族自己的歌曲,于是写了一首《廊桥》,经薛霄九老师修改后最终易名为《畲乡风雨桥》(薛霄九词,潘力峰曲),2007年经洪艳演唱录音,获得了全国第九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创作的《和凤凰一起飞》(叶金堂词,潘力峰曲)获得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被景宁畲族自治县征用为县歌,他创作的畲歌得到了畲族人的认可和喜爱。除创作外,他还担任了大型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畲家谣》助理导演一职,并为大型畲族风情舞蹈诗《千年山哈》演唱主题曲。

《畲乡风雨桥》获奖证书

静水流深 砥志研思

潘力峰带着畲乡人的责任与使命感,将自己的才华和激情注入岗位和工作中。一路上,他斩获多项荣誉和称号,被授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文化鸿雁奖”“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双后降畲村荣誉村民”以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他在文化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褒奖。

潘力峰部分个人荣誉证书

在与音乐的相处中,潘力峰愈发知晓人文情怀的珍贵,这也为他获得骄人的成绩埋下发芽的种子。2017年7月,潘力峰主编的群文图书《处州提线木偶》《处州板花》《丽水民俗活动大观》均荣获由浙江省“2017年非遗百优图书”奖。撰写的《畲乡迎神文化的历史溯源与现实价值》一文获2011年浙江省非遗保护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一等奖,《丽水传统民俗活动浅谈》一文获2011年浙江省民俗文化保护征文一等奖,并出版了歌集《畲水秋歌》等个人学术和创作成果。

他还是一个擅长文艺组织策划的能手。他牵头全省音乐新作大赛、全市原创歌曲大赛、艺术家蹲点采风、艺术培训等文化活动在畲乡成功举行;担任过2015浙江省非遗电视春节晚会艺术总监、策划导演;策划导演了2013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2012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闭幕式及大型文艺表演等重大活动40多场。畲乡文化随潘力峰组织的活动一起,飞韩国、赴西亚、到欧洲大放异彩。“在让家乡人民分享文化成果的同时,还要让世界了解畲乡。”

《畲山飞出幸福歌》直播

“我是扎根畲乡的服务生,扎根乡土滋养创作是我的常态。”正因为与人民同根同长,潘力峰参与创作的作品也获得了群众的喜爱与支持。例如,2022年5月6日歌曲《畲山飞出幸福歌》在“央视频”公开发表,2023年2月入选杭州亚运会节目资源库;2022年1月30日原创歌曲《日记》(吴镜晶词,邵婧、潘力峰曲)亮相央视春晚系列节目,在CCTV-3《生龙活虎迎春来》播出;2023年《回家过年》(吴镜晶词,潘力峰曲,卢茜、杨樾演唱)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选为精选视频,并在学习强国、浙江卫视、天目新闻、钱江晚报等平台推送;截至2023年9月4日下午16时,主话题#来仙都把仙气带回家#持续在微博热搜榜单,话题阅读量519w+,截至2023年5月15日上午11时,其赛事主题曲《跑出最美的自己》(吴镜晶作词,潘力峰、云秋作曲,朱倩仪演唱)MV博文阅读量149w+ ,视频播放量38.5w+……

在追求快节奏的时代,像潘力峰这样的人,仿佛在与时间抗衡,打磨一种叫 “慢”的艺术。“音乐是急不来的,搞畲歌创作,要有追求、有环境、有团队、有理念,坚持用思想感化,而非干瘪的技巧。”他扎根音乐创作,以脱俗的音乐才华和对民族的满腔热爱,诉说他对音乐创作深厚的情谊,为人们带来山哈之音的新体验。他用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丽水地区文化事业和畲族民歌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启迪更多人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和社会参与,为当地乃至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衷感恩畲乡和畲族文化成就了我。”潘力峰说,我就是小溪,每天都在歌声中流淌。小溪萦回,在大石细沙间漱流,远处传来一首歌“畲乡风雨桥,风呀风雨桥,栉风沐雨情不老……”

调查小组访问潘力峰

本文系浙江音乐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创新实探》(G001A3172202)、浙江音乐学院研究生系列教学项目《基于“分享” “对话“策略模式下的民族音乐学课程体系教学创新实践》(1020X303202105)、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思政行·乐教合——音乐学课程思政路径建构实践》(课题序号2022-020)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洪艳 (文: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吕思佳)

来源:人民日报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