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首页资讯> 正文

山村记忆|毛垟乡炉西村

2023-09-11 16:55来源:

图片

坐标:炉西村,隶属景宁毛垟乡,自然村人口120余户300余人。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古村。2019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炉西村和陈坪村合并称炉西村,村办公地址设陈坪村,共有340余户1100余人。




炉西村,位于县城西南68公里,毛垟乡东南5公里,海拔800多米。

地处景宁庆元两县交界,与大地乡接壤。据记载:村东有座山,形似香炉,村建此山西面,故名炉西。

图片
图片


渊 源

该村于宋朝,鲍姓人氏开基,后陈、柳二姓相继迁入此地。陈氏由库川迁居而来,柳氏由高嵩坑迁居而来。

村中现以陈、柳、毛三姓为主,已无鲍氏居住。

水口处的柳氏、陈氏宗祠已年代久远。

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为炉西村传统的民俗节日“迎神节”,活动为期三天。由五户以上人家轮值,家家户户杀鸡宰猪、制作点心,供奉马天仙,保佑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图片


图片


图片


村庄坐落在黄秀尖北山麓,呈块状聚落,依山而筑。

两条小溪涧在村口处汇合,村民在水口的营造上极为用心。

图片
图片


一长一短两条石拱公路桥连接外界,一座马仙庙掩映在绿树丛中。

后山风水林郁郁葱葱,有苦槠、马尾松、米槠、枫香、红栲等树种,树龄最长的达650多年。

图片
图片


十几棵高大的枫香树,林立在石桥两侧,春夏时节绿荫密布,深秋之时枫叶红透,成为村庄的标识。

图片
图片


这是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远远望去,群山环抱,林海葱郁,一抹青山围着一片屋宇。

图片
图片


村前是蜿蜒的公路,村后是连绵的大山,两条清亮的小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穿村而过。

房子大多沿溪而建,清一色的黄墙灰瓦老屋,石块铺成的小道通向各家各户。

图片
图片


村民生活简朴,靠山吃山,民居建造也是就地取材。

依山傍水的老房子,石砌墙基上是黄泥夯土墙,内部为木结构,顶部覆盖着鱼鳞瓦片,偶有古朴的木窗花。

图片
图片


石墙上爬满青藤,房前屋后或翠竹古树,或菜园耕地。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气派台门,只有褪尽繁华的质朴和带着沧桑的古意,透露着怀旧的情节和时间的印记。

图片
图片


四周山峦叠嶂,群峰高耸入云,危岩峭壁,山高源长,形成了美丽的带溪峡谷,峡谷内多奇石美景,有龙井、母猪落尿、饭甑垄、一线漈、棺材峡、仙桃石、骷颅头石、象牛岩等众多景观。

图片


一条长长的瀑布挂在村后山上,这条瀑布四季常流,村民称其为“白水漈”。

水流常年不枯的原因,是因为山顶上有一片高山湿地群,称为“突头垟”,海拔1200多米。

图片
图片


这里风光旖旎,是一道极具魅力的生态长廊。拥有多种珍贵野生动植物。

其中蛛网萼为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物种,被《中国植物红皮书》列为易危物种。

图片


红色村史

图片


据《中国共产党景宁历史》(第一卷)记载,抗战时期闽东红军挺进师第二纵队,在毛垟一带活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叶飞、陈挺带领十多位红军战士隐蔽在黄秀、炉西等村,积极运用‘白皮红心’政策,……在毛垟一带,争取思想进步的保、甲长及开明人士,帮助红军购买物资,为红军送情报,并利用他们的合法身份保护革命人士。”

图片


这里是景宁、庆元、福建寿宁三县交界之地。地处偏远,既便于隐蔽,又易于进退。

黄秀尖是炉西村境内最高山峰,海拔1587米,黄秀村就坐落在地势险峻的山中。

站在村外的岙背上,视野开阔,居高临下,可以看到周围5里外的驮坪、炉西、上塘窟、突头垟、安奉等地。似乎是一座天然的哨所,又有广阔回旋余地,适合屯兵。

图片


1935年10月,叶飞将军领导的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二纵队,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交通站和游击基地,在景宁、庆元、龙泉和福建寿宁边境地区开展游击斗争。

图片


与此同时,刘英、粟裕领导的工农红军挺进师某部,也曾多次来到毛垟,与当地国民党反动派、土匪和大刀队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在上坑头村作了较长时间的休整。

图片


闽东红军独立师与浙西南红军挺进师在这里进行了会师。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领导闽浙边军民开展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44年,浙南特委机关曾转移到炉西村办公。

图片


炉西岭密林深处的峡谷里,有明代开挖遗留下来的银矿洞,开口小且相当隐蔽,洞内却非常宽敞,有的深达60多米,每洞可容纳二三十人。

因地理位置特殊,经常成为红军养伤的好地方。后人就将这些洞穴称为“红军洞”。

图片


红军在炉西村开展革命活动期间,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留下了红军桥、红军路、红军洞、无名烈士墓、叶飞遇险遗址等诸多红色足迹,以及驮坪驱民、火烧黄秀、龟背休整等动人的革命故事。

同时这一带也建立了两支地方农民革命武装,即“中国工农红军闽浙军”和“景庆联立秋炉区工农红军游击队”,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景宁红色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解放以后,粟裕将军曾经给景宁畲汉革命群众以高度的评价。

图片


为了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炉西村改建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原人民大会堂,建成“闽东红军景宁馆”。

馆内设有图书室、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礼堂等。收藏展品约60余件,有红色印刷品、书籍、带有时代印记的装饰物、日常用品等,反映了闽东红军在炉西活动的红色痕迹。

图片


同时,对具有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遗址、古建筑、古文物实行保护修缮。

新修建沿溪大坝,在溪滩上填土平整出一块4000多平方米的户外运动场地,并安装了户外拓展设施设备,成为户外拓展、户外活动训练场,建成景宁县“民兵第一村”。

图片


如今,炉西村已成为“毛垟乡红色教育基地”重要站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单位、学校、户外运动爱好者等前来参观体验,开展活动,传承红军精神。

图片
图片



村庄宁静安然,只有环绕着古村的清流轻轻地唱着不变的歌谣,还有林中的鸟儿不时地传出欢愉的鸣叫。

山野间稀疏平常的生活,似乎亘古未变……




图片




供稿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

作者:张兆蔚、许军

来源:侣途印记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