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首页资讯> 正文

山村记忆|东坑镇茗源村

2023-10-03 10:24来源:

坐标:茗源村,隶属景宁县东坑镇,位于县域东南部,距县城31公里。8个村民小组180余户600余人。2015年列入浙江省第三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2018年列入国家级第五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茗源村,为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吴氏先人小七公开基,至今已有880多年的历史,村民大多数为吴氏后裔。

后相继有张、潘、陈、赵、毛、朱、季、周、雷等姓氏入居,和睦共处至今。

这里因盛产晚稻红米,古称“米源”;

这里风景优美,有镜台玩景、莲湖纳凉、三溪毓秀、马鞍呈奇、宫岭闲步、庙前幽憩、横山积翠、曲涧清流等八景,村民也自豪的称之为“美源”;

这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村民所种的菜园茶,味道与惠明茶相媲美,故称“茗源”。

这里是树的世界,竹的海洋。这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一直为景宁竹、木主产地。

这里是“华东第一峡”——炉西峡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景宁县城饮用水源地之一。


村子四周高山湿地群遍布,有大仰湖、菖蒲湖、金针湖、深坳湖、外雁湖等。其中以离村3公里的大仰湖面积最大(38.47公顷),保护最好,状如莲花,古称莲花湖,为茗源八景之一。


这里有600多亩的天然次生阔叶林,分布着丰富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每当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的猴头杜鹃和湖里的金针花竞相开放,分外妖娆。

古人的观念里,“山养人丁、水养财”,水流代表着财源。

水流进村子的地方称“上水口”,水留出村子的地方称“下水口”。

“上水口”以开敞为佳,“下水口”被视为聚落的财运、命脉的门户,是福泽子孙的保证。


所以,在村落的水口处,村民会栽植风水林,营建桥、庙、牌坊凉亭等建筑,构筑起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景观带,保证村落“聚气不散,财运不去”。

从而,水口也成了村民休闲、聚会、议事的公共空间。

茗源村的水口就是一处风水营造的典范。

一进村,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苍翠的古树林。分布在村口庙岗、宫岗的两大片古树林,荫翳蔽日,古木参天。

总面积达200多亩,有柳杉、木桦、槠树、枫香、蓝果树等,品种繁多的古树在这里自由舒展。


平均树龄在200年以上,平均树高17米,平均胸围208厘米,平均冠幅11米。

其中一株高28米、胸径56厘米的凹叶厚朴,是国家II级保护野生植物,被称为“中国畲乡厚朴王”。


水口处还有一株高大的柳杉,树龄已达620多年,该树高24米,胸围454厘米,平均冠幅13.5米。

这是茗源的风水林,既挡住了风口,又留住了水资源。

风水林最早由开基村民栽种,经世代村民保护传承,几百年来郁郁葱葱,陪伴着村庄走过岁岁年年,护佑着居住在这里的一代又一代村民,见证着村落的沧桑变迁。

这不仅是集天地精华的村庄福林,更造就了村庄一方美景。

大柳杉树下,有吴驮相公庙、马氏仙娘宫。吴驮相公庙供奉的是吴氏先祖驮相公(谏议大夫吴畦)。


据记载吴畦为官34年,为三朝元老,死后族人将其尊为庙神。建村始祖小七公,在村口建立社殿供奉。

据村民传说,历史上吴驮相公庙曾被洪水摧毁三次,但庙毁神位却安然,村民屡次重建。最近一次为2006年重建。


庙上方有一个字纸库,为了防火,村民祈福时将一些祈福文书和废纸放在字纸库内焚烧。

水口处原有一座建于明朝时期的两层木拱廊桥,在20世纪80年代村庄道路改造时被拆毁。

在原址或村口新建廊桥是每位村民的心愿,在各方努力下,吴驮公风水廊桥(福桥)于2016年7月重建。一座漂亮的仿古石拱廊桥横跨在溪水出村处,为水口增添了新的景观。


茗源村吴氏家谱上是这样记载茗源的:“三溪汇庙前,远望莲湖大。宫岭环傍下,镜台护外边。风随曲水去,雾结横山颠。马鞍高峰耸,茗源八景全。”

群山环抱下的茗源村,平均海拔1000多米。环境舒适宜人,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

有四条小溪从周边山间流出,汇聚于村口,便成了茗源溪。


溪多桥就多,茗源村中原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各种造型的小桥20多座,可惜有几座精致的石拱桥因造公路损毁。

现在的茗源溪上新建有两座造型别致的石拱桥,一座称茗桥,一座称源桥。

民居呈块状坐落在小溪两岸,依山就势,参差错落,各家各户以小巷连接,息息相通,布局自然。

除了沿溪边有几幢水泥洋房外,大多数的民居还是传统的石头土木结构,硬山双坡屋顶,造型古朴。院落敞开,天井里种植着一些花草、蔬菜。

村民酷爱清洁,不仅自家庭院一尘不染,木质板壁擦的干干净净,村中道路、公共区域也是干净整洁,一丝不乱。

村民热情好客,乡风古朴。至今保留着一家有客全村请的风俗,邻里乡亲闲暇之时,也会在家中摆上几道咸菜,泡上菜园里的土茶,坐在一起聊天喝茶。


漫步村落中,黑瓦黄墙的老房、穿村而过的涧水、嶙峋斑驳的石桥、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让人隐约穿梭时光,颇有一种苍桑、幽静之感觉。

除了水口的社庙、马仙宫,村中还有一座五显殿。

五显殿始建于南宋五帝宋理宗年代,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到现在已800多年历史,因年长月久,损坏严重,于2009年3月重修。


殿里面有古老的戏台、工艺十分精巧,四角立柱,屋面盖瓦,歇山造,外观呈亭台状,造型典雅精致。这里不仅是村民信仰场所,更是村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公共空间。

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乡土文化的根、家族的象征中心。

茗源村原有上、下二处吴氏宗祠。下祠位于上、下村之间小坑旁,白墙围绕,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气势恢宏,可惜毁于上个世纪。


上祠始建于南宋,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坐北朝南。现保留建筑为建国后重建,一直作为村小学使用,村民的童年时光记忆都留在这座二屋木结构院子里。

现改建成村中的文化礼堂,院子中还保留着好几条桅杆石,透露着沧桑之美,恢弘之势。

山林藏福,耕读传家


茗源的耕读文化世代相传,村民崇尚礼让谦恭。

清朝年间曾有吴氏书生考中贡生、明经进士等功名。村中还一直流传着“太婆舍身建桥”的美好传说。


族人吴承元在清朝嘉庆年间参加科考,考进明经进士,在景宁县当县令,在茗源村的祠堂和自家树立桅杆,并有进士牌。

村中还保留着一幢古建筑称为进士第(桅杆里),门前有树立桅杆的条石。现已修缮,作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


据村民回忆,清末民初,茗源村有吴氏三兄弟,为当时的大户族。到第三代吴潘文,是村里的头人,既与国民党的上层疏通关系,不让旧警察来村里扰民,又暗中联系梅岐的共产党,给予金钱与物质上资助,为共产党做了许多工作。解放前在周桥坑遭到暗杀。

现村中还保留着吴氏三兄弟留下的一幢清末时期的古宅,房柱上的马腿雕刻形象逼真,工艺精巧,房屋前有块石铺设的大天井。


茗源村的“福”文化源远流长,“福”是茗源人世代追求的愿望。

从宋朝开始,村民在农历春节、二月初二、三月初三等,分十二次“祝福”,祈求、感恩各方神灵赐予粮食物产丰收,保佑村民平安无事。

其中农历六月六举办的“福”是最大的一次“福”活动,在为期两天的祝福活动中,全村男女老幼都来参加,热闹非凡。

山林藏福,耕读传家

沿袭千年的祝福仪式,传承的不仅是农耕文化,更是村民感恩知福的心。

如今,茗源村把“福”文化与国家、省级古村落建设有机结合,成为景宁县的南宋古村福文化研究传承基地。


山环水绕,通幽小径,小桥流水和古色古香的建筑,构画出一幅风光旖旎的山水田园画。


优美的环境,舒适的气候,古朴的乡风,热情的乡民,共同构筑了一个幸福的村庄。


山林藏福,耕读传家



供稿单位:县档案馆

作者:张兆蔚

来源:侣途印记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