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首页资讯> 正文

山村记忆|英川镇凤凰寨村

2023-11-14 10:47来源:

坐标:凤凰寨行政村,隶属景宁英川镇,距离英川镇政府13公里左右。共有24个村民小组,720余户1970余人。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村。

凤凰寨行政村

在景宁的西南,与庆元县合湖乡交界之地,百山祖国家公园境内,分布着多个自然村落,山水相依,风景优美。

2019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凤垟村、张川村、寨后村三村合并,设立凤凰寨村村民委员会,村委会设在张川村。

这里属洞宫山脉,紧靠百山祖和龙泉山,属于龙庆景菇民区,现在已被规划为百山祖国家公园重要功能区。

寨后山、天师岩、箬寮尖等山峰海拔在1400米以上,隔叶坪、牛赤坪、企额林、驮洋岘、铁尊岩等山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

这里山峦叠嶂、峡谷幽深,长年雾霭缭绕,风光旖旎。境内有大片的原始次生林,翠竹遍野,古树林立,堪称浙南物种宝库,珍稀动物资源丰富,经常有猕猴群出没,还有黄腹角雉、山鸡、黄羊等。

沿着山谷流淌而下的山泉溪涧,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水源,无论走在哪里,耳畔都能听到或远或近或急或缓的水流声,时不时有一支山涧汇合到小村的溪流中。

寮、凤洋、白坦等诸多之水一路汇集,北出黄洋口汇入英川港,一路向东,最后投入瓯江母亲的怀抱。

张川村

张川村,明代以来一直称为“张坑”。因与大地乡张坑村重名,1981年改为张川。

据说因为张姓家族在这里居住,以姓得名,但目前村中无张姓人口居住,以周姓为主。

据了解,周氏先祖是从庆元后溪迁至这里,繁衍生息,历经六百余年而根深叶茂,人才辈出。

从这里外迁的周姓人口大约有几千人,有些搬迁在周边村庄,有的迁徙至福建、龙泉等地。

周氏家族在这里居住几百年后建起了祠堂。宗祠建于清朝咸丰四年,因年代久远,受风雨虫蚀,破损较严重,族人集资修建。宗祠位于村头,四合院建筑,大门侧开,上首供奉祖宗牌位,下首为古朴的戏台,中间为天井,两侧为厢房。

寨后村

寨后村,清咸丰11年(1861)太平天国义军曾在景宁与庆元交界地奶亭边插花岗立寨,村建其后,故名寨后。

系刘氏肇基,迁徙自毗邻的二都合湖(庆元县)。据《合湖刘氏宗谱》载,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先祖均、眼二公,从庆元合湖江边迁徙至景宁邑寨后村居住,传承至今近640年。

凤垟村

凤垟村,这里山形像一只凤凰飞赴待停的姿态,其凤头风嘴由一块巨石自然形成,凤背部由大片巨石组成,二则翅膀由二座小山坵组成。这里溪流清澈,古木参天,村建田垟边,故名凤垟村。

该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是闻名于云和县的三个垟(赤石麻垟、东坑深垟、隆川凤垟)之一,在文艺宣传、农业生产、集体经济、开田造地等方面都是出名的。

村民以周姓为主,从张川迁移而来。据凤垟村《周氏宗谱》记载,周廷魁为凤垟村周氏第八代祖太公,传说他在青年时外出,一次偶然间,遇见康熙帝战况失利,危在旦夕,周廷魁挺身救主。康熙42年(1703年),为了表彰他的救主功绩,被敕封为“都督”官职,赏赐“皇兄义弟”匾额一块,“肃静、回避”导牌一对,特大铜锣、小锣各一面,并将凤垟村每年征收的皇粮国税赐给周廷魁收取作为俸禄。此故事至今还被凤垟人反复传说。

凤凰寨村

几个村落均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岙中,格局、地形相差不大。古树名木林立,是每个村落共同的特征。

村口也是水口,都有大片的风水林,树种有杉木,柳杉、榆树、红豆杉、蓝果树、苦槠、榧树等,最大的树龄达800年以上,登记在册的古树有上百株。在世代村民的守护下,丛林葱郁,几百年来一直耸立在水口、村庄周边,与山水、村民相依相伴。

村民相信,林子只有在住人的地方才会长得更好。他们将风水树作为村寨的标志,自觉保护,禁止砍伐。可以说是环境保护的先锋。如今,风水林中建设了游步道、休闲亭等,成为村民休憩的好场所。

风水林下,大多设有土地庙、社庙、马仙殿等,这是村民朴素的信仰,承载着村民们许多的梦想和美好愿望,四时八节在这里点上一炷香,以祈求风调雨顺与平安富贵、好运连连。

在寨后村,有一棵树龄三百多年的杉木,树形笔直优美,枝丫舒展仿佛“千手观音”,村民都亲切地称其为“千手观音杉”,据说这是景宁最大的杉木。

寨后村还有一棵浙江省最大的蓝果树。这里有百年以上的蓝果树三十余株,它们与村寨融为一体,形成古蓝果树群落,十分罕见,秋日叶转绯红,分外艳丽。

青山绿树环绕的房屋或沿着小溪流的走势分布,或依山而建。夯土建筑,也是各个村寨民居共同的特征。

智慧的村民就地取材,以黄泥夯土作墙,用山间木材为房屋主体建材。建筑风貌相差不大,是江南山区常见的传统民居,与周边山水和谐共存。

以四合院、条形屋为主,有一个开阔天井,进去为中堂,两边为厢房。除正中有一处大门外,左右各有小门可出入。村民们世代居住在这些错落有致的泥墙木屋中。过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

这一带因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发展相对缓慢。村民外出较多,从这里走出的商人、工作人员遍及景宁、云和、丽水、杭州等地方。留守村中的都为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近年来,村庄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修建了文化礼堂、健身广场、村委办公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厕所等公共场所。沿溪主路是平整的水泥路,小巷台阶也用鹅卵石、条石等修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这里的村民生活简朴,勤劳勇敢。

和龙庆景一带所有的菇民一样,从前的村民每年冬天去闽、赣、皖做香菇,春天回家乡种田。

菇农从闽、赣、皖等省返乡后,在家务农的农闲时节,各地神庙社殿都要举办迎神活动。期间,乡民杀鸡宰猪,供奉佛神,许愿还愿,热闹非凡。英川是菇民戏发源地。庙会期间,菇民戏班都会到各地演出。

民国年间,寨后村有两大戏班——菇民戏和提线木偶。村民刘德康系菇民戏的创建人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

凤垟梯田

这里虽然位于高山之巅,周边山体陡峭,但历代村民克服困难,艰辛创业,在地无三尺平的山间开垦出大片的梯田。

为解决农田灌溉用水,六十年代初期,在海拔1200米的张坑、凤阳、寨后村后的企岩山上建起了一座凤洋企岩水库,景色绮丽,被誉为“浙南天池”。为数千亩农田的旱涝保收作出了不朽贡献,这一带成为英川的重要粮仓。

近十几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外出,这片近1500亩梯田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近年来当地利用梯田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项目,对凤洋梯田进行抢救性活态保护,梯田修复后可以改善水土流失和生态紊乱等问题。同时也恢复了梯田的粮食生产功能,让老百姓通过高山生态种养而受益致富。

今年是复垦后的第一个丰收年。集中连片的高海拔梯田非常壮观,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看梯田观日出,也带动了周边民宿农家乐的生意,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促进了农民增收。

因为处于高海拔山区,这里的梯田多为冷水田,田间生长的田螺壳薄色亮,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佳肴。如今已形成品牌特色,称为“英川田螺”。



百山祖国家公园

这里生态优良,有着丰富的野生大型真菌种质资源,是珍稀植物的生长乐园,濒危动物的憩息天地。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森林繁茂,季相变化多样,景色丰富,四季各异。

如今,这里已是百山祖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国家公园的建设,为凤凰寨村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宽的发展天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供稿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

作者:张兆蔚、许军

来源:侣途印记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