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首页资讯> 正文

党政正职谈政绩观 | 张伟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用实绩交出优异答卷

2023-11-25 16:14来源: 标溪乡党委书记 张伟鸿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作为一名乡镇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在很大的程度影响当地的发展,甚至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所以作为乡镇领导必须心怀当地,立足实际,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用实绩交出优异答卷。

(一)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最大的政绩。每位乡镇领导,都想在自己任期内有显赫的政绩,受群众的赞扬和领导的好评,为自己的晋升和工作调动打基础,这是人之常情,但什么才是显赫的政绩,是必须思考清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要发扬调查研究之风,坚持眼睛向下,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群众真正急需、真正想做的事情。政绩好不好,要由群众来评判。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把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把利在长远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每位领导一到任,都想做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政绩,主要是受当前考核机制的影响,但受人才、交通、地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想要做出立竿见影的政绩难度很大,一些领导干部就剑走偏锋,做出一些“做一件事留一堆包袱”的事情。如一些地方为了发展工业,不顾本地实际,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落后产能,短期内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GDP,也成为当时领导的政绩。但环境污染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成为当地最大的包袱,后续的整治花费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精力和财力,教训非常深刻,当然最可笑的是继任者在拆除这些污染企业时也成为了政绩。有的地方为了建面子工程,投入大量资金,甚至毁坏良田在农村造大公园,成为名符其实的负面清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那种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所以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必须把本地的实际情况调查情况,不断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思考清楚什么才是本地最需要发展的工作,多做利民生、增加群众收入的好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要事,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工作理念。当然这也需要上级领导在制定考核制度时,要更多优先考虑利长远、打基础的工作。

(三)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工作落到实处。很多地方为了切实推进当地的发展,时任领导尽心尽责绘就了发展蓝图,但一些接任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执政理念,马上来了个“翻底兜”,完全不顾前任的发展规划是否科学,完全推翻,重起炉灶,提出了自己的执政口号和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广大干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作为乡镇领导心里要有一竿秤,制定一个有利于当地发展的蓝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前人花费无数心血的成果,完全没必要为了片面追求政绩,就对前人的心血于不顾,而是要经过认真的分析总结,如确是有利于本地的发展的,就必须发展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政绩不是靠吹出来的,是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的做事者、实干者群众是不会忘记的。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