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畲族文化> 畲族民俗> 畲族体育> 正文

畲族武术

2020-10-23 17:23来源:

畲族武术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地域性、季节性、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特点,经过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传统武术门类,有畲族拳、打尺寸、盘柴糙、蓝技拳等,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武术在吸取南少林精华的基础上融会而成,具有步稳势烈,发力短、猛、狠,攻守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等特点。畲族武术主要是畲族拳,畲族拳俗称“畲家拳”或“酋拳”,它有两个地方作为代表,一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八井村,一在福建省宁德福安市金斗洋村。

在罗源县八井村,有一半以上的人会拳术。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不论男女都有练拳习武的爱好,当地人称练武为“打拳头”。相传:明成化年间,广东迁来的雷安和、雷安居兄弟擅长武术,父子相承,沿变成俗。八井拳攻防套路完整,特点鲜明,有半龙虎、虎装、五虎、七星、十八罗汉等动作,每个动作有攻有防、攻防结合、节奏分明、步伐稳健、短促实用。八井拳融合了南少林武术一些搏击精华。

在福安县金斗洋,畲拳有“二战”、“四门”、“大七步”等十几个拳术套路。 “二战”是畲拳的基础套路,又称“入门拳”。它练马步、练架、练力,简单易学。“四门”是设定遇敌,左闪右躲,声东击西,前用拳击.向后用肘击,这是种成十字形的四向攻击套路。此外,还有一些轻易不露的散技和绝招,例如:“鲤鱼上滩”,即用食指和中指由下而上挥击对方双眼;“仙人举月”是用屈指击喉,随即迅速锁喉。畲拳以一力、二硬、三快的“三绝”著称。畲拳重视练“铁沙掌”,方法独特:砍伐一节竹筒,凿一孔,放入一条毒蛇,待毒蛇霉烂后,习武者把手伸入筒内,蛇毒使手奇痒难忍,即略张开五指,用手掌反复猛插米糠、大米、沙。较之罗源八井,福安金斗洋畲族武术的内容和风格更接近泉州南少林。

“打柴棒”,又称“盘柴槌”,是流行于闽东畲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棒术。由于使用的“柴棒”长短不一、功用不同,“打柴棒”,又分为两种:一种棒长1.2丈,一人耍弄,有攻有拦,叫“中拦”;一种棒长0.7丈,两人对打,互相攻防盘击,叫“盘杖槌”,也称“齐眉杖”。棒术的路数花样繁多,有三步进、三步退、四步半、五步跳、七步、九步、猴子翻身、双头槌、公牛转栏、金鸡啄米、老蛇吐吞、天观地测等。

畲族武术还有以下几种,一是“打尺寸”,将他方射来的箭等物打回去,相传畲族首领蓝奉高率领畲族群众奋抗外来侵略,后来寡不敌众被迫退到韩江南岸。敌在江北万箭齐发,妄图渡江。为保南岸,蓝奉高急中生智,挺身而出选用断寸把来箭一一挡住奋力击向江北敌营。群众争相效仿,拿起棍棒,将来箭挡住,向北击回,终于阻击了敌人的进攻,因此至今流传。二是明嘉靖年间广东大埔畲汉起义军领袖蓝松三所创的“蓝技拳”,有四步、削竹、龙车水、云肩、中拳等套路。三是明末清初斜氏畲族兄弟钟元顺、钟元道所创的“洪拳”,洪拳十八般武艺各路齐全侧劲有力届马低势、马低根固,防手严密给人以凶猛的感觉。四是福建省福鼎的民间武术“盘柴糙”,又称“齐眉杖”点糙有两种:一种长一丈二尺,单人耍弄,称“中栏”;另一种长七尺,双人对打叫盘糙。盘糙的每个动作都有攻有拦、攻拦结合,攻时以击对方,拦时以防对方,保护自己步伐稳健有快、猛、活的特点。五是浙江景宁一代流传的“连环拳”,自称源于祖宗大相师的拳花、棍花等。拳花有四门拳、五步拳、七步拳、金于拳、拌于拳六个环节。棍花有四门棍、双头棍、交于柴、折花棍四个环节。六是“法山拳”,流行于浙江龙泉一些畲村的传统武术,相传起源于畲族居住地潮州凤凰山。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