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动态> 鸬鹚乡> 正文

喜看乡村共富路‖鸬鹚村:古村福地的美好新生活

2023-10-05 17:06来源: 记者:吴卫萍 实习记者:王琦灏

鸬鹚村,位于景宁西部,是鸬鹚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5公里,海拔290米。下辖鸬鹚、黄山、南山、桑塆、夏山头、苦枝林、企岩头、桃园基、坑根、库桥、黄弄、洋细丘、下周岱村等13个自然村。

鸬鹚村人文资源丰富,山水风光宜人,是马仙忠孝文化的发源地,背倚青山枕流云,千百年来素有“低山好鸬鹚”之美誉。在这里,可以寻觅到内心的平静,在这里,可以感受新时代乡村的美好生活。



文化传承新发展

作为旧时的“乡人聚居之处”,古村其实是最会讲故事的。

鸬鹚村建村于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由吴姓先祖若柹公从庆元到此开基创建,相传马天仙经过此村,看到该村水缓鱼肥,有鸬鹚在此捕鱼,因而得名“鸬鹚村”。这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村庄,依山而建,沿溪而居,如珍珠般镶嵌在高山流水中,集聚了所有的山水、建筑、人气,穿梭千年、泽被后世。

马仙,是马仙娘娘的简称,民间尊称有“马七娘”“马夫人”“马元君”等,为我国中古时期四大女神之首。千百年来,鸬鹚村的村民敬仰马仙、恪守忠孝,马仙文化已融入美丽村庄的血液里。在鸬鹚村的横山脚下,有一座专门为马仙修建的马仙殿。这个本不起眼的乡宇僻殿,因为马天仙的美丽传说而名声远扬。每年正月十五马仙诞辰日和农历七月初七马仙得道日,鸬鹚当地村民会齐聚在马仙祖殿举行迎神庙会等节庆活动。

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马仙传说形成了尊老爱老、友爱互助、精忠护国的文化价值体系。鸬鹚村以马仙文化的“忠孝”为核心元素,每年进行“好婆婆、孝媳妇”及好家风家训的评比,弘扬马仙文化的精髓,让忠孝文化在鸬鹚村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农村乡风文明水平和村民道德素养。

“在乡风文明建设之外,我们扎实推进‘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精品研学旅游产品、朝圣专题旅游路线、孝文化亲子旅游路线,让游客在‘吃、住、游、购、学、祈’的同时,享受自然景观、社会景观、人文景观三观合一的旅游体验。”鸬鹚村党总支书记何振亮介绍,鸬鹚村以“一殿一馆一节”为载体,创新举办马仙非遗文化节,在研究鸬鹚特色美食的基础上推出“马仙宴”。同时,持续推进马仙祖殿重建工程,对马仙故事、历史文物等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完善马仙非遗馆内部陈设布展,参与完成马仙影视剧本编写,以石头立体画、故事长廊等节点创新故事,丰富文化呈现形式。

鸬鹚村还联合马仙非遗研究会,实现马仙祖殿重建工程,推出《马仙娘娘》歌曲,促成“发源地”与“发祥地”的经验交流。并与县相关部门、乡党委政府合力编制《马仙非遗文化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全县百村马仙文化资源普查。


特色产业现活力

近年来,鸬鹚村充分利用村域地势佳、资源多的优势,逐步扩大产业格局,形成水果、茶叶、油茶产业包围圈,多举措发展村级产业。

“我们通过加入‘共富工坊’党建联盟、大力实施‘双招双引’等举措,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何振亮介绍,鸬鹚村目前有茶叶基地350亩、油茶基地500亩、香榧基地180亩,并有黄桃种植4500余株,引进并建成二级种猪场(景裕养猪场)一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9.6万元、总收入达25.22万元。

背靠马仙文化,鸬鹚村文旅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建成马仙文创展示中心,该中心投资10万元,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分为主展区、茶展区、书展区、首饰区、IP区5大展区,第一批次共展示“送福开光笔”“马仙赐福伞”“平安经文夜灯”“锦鲤求子福袋”等20余款文创产品。

该项目也是去年鸬鹚乡聚力“双招双引”,大力引进智力支撑的成果。今年以来,鸬鹚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全力推出特色文创产品,通过线上打造抖音、淘宝等平台直播间的方式,努力培育一批乡村网红带货达人,扩大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在推广宣传马仙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增收。

鸬鹚村还谋划全县首家大型户外仙宠乐园,目前政策处理及项目设计正在有序进行,并重点推进投资额为3000万元的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科研站等研学节点建设。面对科研站项目征地体量大、情况复杂的难题,村两委干部仅用45天时间完成全部政策处理,更是辗转宁波、杭州等地攻克政策处理纠纷5起,为项目推进争取了宝贵时间,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实际投资额1500万元。

文旅产业的发展也带动村里民宿、农家乐产业的发展,目前村里共有5家民宿。“山野”是村民陈卫兵开的一家老牌民宿,近些年,生意越来越好。“特别是今年,游客特别多,我这里民宿基本上都是满的,大家都非常喜欢我们村里的氛围。”陈卫兵说道。


美丽乡村展新颜

来到鸬鹚村,古村落里的建筑,总能和旧时光遇上。雕梁画栋间,那些生动的故事被记起、被触碰、被感受,自然淳朴的民风,秀美宜人的景色,浓缩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鸬鹚村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为契机,紧紧围绕“留住乡愁”的主题,定期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保留鸬鹚古村落风味,不断彰显鸬鹚村的历史韵味。

同时,鸬鹚村以党员、乡贤、妇女为骨干,建立“三支队伍”。在关爱弱势群体、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民生实事、美丽城镇等工作中为群众提供温暖、贴心、公正、公开的服务,发挥队伍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营造团结统一、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鸬鹚村还探索建立村干部与外出党员、外出党员与外出务工群众结对联系制度,比如依托畲乡景宁域外(云和)服务中心,长期派驻村党总支委员周正发负责联系外出云和党员群众。

“我们还加速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完成鸬鹚村文化礼堂建设,夏山头村、黄桑南村公路提升等项目。”何振亮介绍,此外,位于鸬鹚村的鸬鹚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尤其受村中老人的喜爱。

“我们年纪大了,在这个服务中心,吃得很健康、很放心,还可以锻炼身体,感觉很好。”鸬鹚村村民刘炳华对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十分满意。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位于鸬鹚村原老粮仓,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内设助餐、康复、托养、多功能服务、教育培训、助浴等功能区。鸬鹚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公建民营的模式,以及“个人为主,市场让利,政府补贴”的收费原则,择优选择并委托优质的第三方进行运营,可为乡域内的老人提供饮食、住宿、文化娱乐等服务,现已有10位老人在服务中心用餐,5位老人预订了床位。

今年,鸬鹚村还推出在建民生项目11个,涉及资金4600余万元,努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目前,投资210万元的“一老一小”公益园市级试点已建设完成,投资360万元的鸬鹚小区(第四期)地下管网工程(一期)已基本完成,鸬鹚小区(第四期)3幢44套建房、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等项目有力推进。

美好盛夏、韵味古村。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征程中,鸬鹚村正奋力书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标签:

责任编辑: